如果再来一次割资本主义尾巴,第一个要割的人应该是孟晓苏,孟晓苏事实上是中华民族的罪人,如今中国年轻人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、离婚率居高不下全拜赐此人。
孟是中国高房价背后推手,老百姓买不起房孟说人家有钱故意不拿出来消费,天天在网上胡说八道,鼓吹房价还没有到顶还有上升空间,最离谱的是忽悠农民卖房卖土地拿着房票进城买房!
这话听着够狠,也够直接。孟晓苏这人,在不少人眼里,特别是为了一套房掏空六个钱包、每月工资大半喂了房贷的普通人看来,确实像那根最扎眼的“尾巴”。高房价压得人喘不过气,年轻人连自己都养得费劲,谈啥结婚生子?生活压力山大,两口子为钱吵翻天,离婚率能不高?把这些账算到鼓吹高房价、鼓动“掏空钱包”买房的人头上,似乎逻辑通顺得很。
展开剩余61%孟晓苏的那些言论,比如“老百姓不是没钱买房,是留着钱不花”,“房价还得涨”,搁在掏空积蓄勉强上车的家庭耳朵里,简直像风凉话。辛苦攒的那点钱,是救命钱、养老钱、孩子教育钱,哪能说掏就掏光?说大家“有钱不花”,这判断从哪来的?是看存款总额了,还是忘了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这茬?普通人的钱包厚度,跟那些能炒房、囤房的主儿,能一样吗?这感觉,就像是饱汉子对着饿汉子说“你碗里明明有肉”。
更让不少人火大的,是那个让农民“卖房卖地拿房票进城买房”的主意。听起来是为农民进城铺路?细琢磨琢磨,不对劲。土地和宅基地,对农民来说那是命根子,是最后的退路和保障。忽悠他们卖了,换张不知道价值稳不稳、能不能真正兑现的“房票”,一头扎进人生地不熟、生活成本高企的城市,万一城里工作没着落,或者那点卖地钱在城里连个厕所都买不起,或者房价跌了房票毛了,咋办?这不是断了后路逼人跳火坑吗?农民兄弟辛辛苦苦一辈子,攒下的这点基业,经得起这样的“腾挪”折腾吗?这主意,透着股子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,也难怪被骂“离谱”。
说他是高房价的“推手”,倒不如说他是特定时期、特定模式下房地产金融化狂潮的一个典型符号和鼓吹者。他那套理论,核心就是“房子不仅是住的,更是金融产品,还得使劲涨”。这种逻辑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或许被一些人奉为圭臬,但它的恶果现在看得清清楚楚:实体被挤压,创新动力不足,社会焦虑弥漫,生育意愿断崖下跌。把“罪人”这么大的帽子扣他一个人头上,可能有点过,但他所代表的、所极力鼓吹的那种将房地产过度金融化、泡沫化的思维和发展路径,确确实实对今天的社会困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他那些“永远涨”的论调,在房价高企的当下,更像是在给已经不堪重负的骆驼不断加稻草,听着就让人心慌。
批判他,重点不在于个人好恶。咱得看清他言论背后的本质:那是资本逻辑下,对普通民众承受极限的漠视,是对社会长远发展根基的潜在伤害。把住房彻底异化成投资炒作的工具,鼓吹掏空几代人积蓄甚至未来去接盘,鼓励农民放弃安身立命的土地去追逐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城市梦,这些论调带来的社会成本,最终是由每一个普通人,尤其是年轻人、底层劳动者在默默承担。房价压垮的不仅是钱包,更是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信心。孟晓苏的言论,恰恰是这种压力在舆论场上的一个刺耳回响。
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发布于:江西省联美配资-联美配资官网-正规实盘配资网站-股票小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